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举行首届咖啡文化节

人民网南宁9月22日电 (记者覃心)9月21日上午,2025年全国科普月——广西首届咖啡文化节“咖啡豆的奇幻人生”主题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东盟)亚热带植物园水塔文化广场开幕。

广西首届咖啡文化节入口。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本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联合主办,是广西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的重要活动之一。

资料显示,1916年,咖啡从越南引进到广西那坡县,开启广西咖啡种植历史,并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探索适合本地的咖啡种植技术和品种。2015年前后,广西玉林、防城港东兴、百色西林等地开始大规模引进小粒咖啡种植。2024年,广西咖啡种植面积超3000亩,年产鲜果约450吨,产值接近600万元。目前,广西培育了东兴施马咖啡、西林句町咖啡、南宁摩氏咖啡等特色咖啡品牌。

部分广西本土咖啡品牌参展。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部分广西本土咖啡品牌参展。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本次活动以“咖啡科普·文化共生”为核心,全面展示咖啡从种苗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条,融合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与产业交流于一体。活动当天,来自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刚果(金)等五个国家的代表,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媒体代表共同出席,与现场五千余名市民朋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科普与文化交融的盛会。

专业专家分享咖啡科研与产业动态。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专业专家分享咖啡科研与产业动态。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现场陆续开展了多项精彩活动。广西咖啡品牌荟展示了本土企业的咖啡种苗、设备、加工技术、烘焙工艺及咖啡产品,提供沉浸式体验;咖啡玩家实验室推出“小小咖啡师”等十余项咖啡研学课程,吸引青少年参与;生活灵感集设置“热作小摊”,展示热作所科技产品,融合休闲与科普;开放广西热作所科技成果展厅,集中展示该所在热带作物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为公众提供了解农业科研前沿的平台;咖啡文化展通过图文、实物等形式展示世界咖啡文化与广西咖啡产业发展历程;举办咖啡科普报告会,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咖啡科研与产业前沿动态。

活动吸引众多嘉宾市民参与。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活动吸引众多嘉宾、市民参与。人民网记者 覃心摄

据悉,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将每年9月设立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科普工作进入常态化、社会化新阶段。本次咖啡文化节是“八桂科普大行动”百场重点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咖啡这一载体,推动科学普及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公众在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



(责编:冯肖慧、许荩文)


原文链接:http://gx.people.com.cn/n2/2025/0922/c179464-4135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