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国际木薯研讨专题聚焦创新 解锁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11月4日至7日在南宁举办的“第六届深化东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国际研讨会-国际木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专题”,以“携手共进,开创国际木薯产业辉煌新篇章”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产业座谈等多形式活动,全方位探索木薯全产业链升级路径,为行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本次研讨专题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主办,广西木薯研究所、广西热带作物学会承办,得到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农业科学院等多方支持,吸引了中国、东盟各国及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100余名代表参与。期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Felix Dapare Dakora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陈松笔研究员、国际热带农业中心Juan Manuel Pardo Garcia教授等国内外科研团队与企业代表聚焦全球木薯产业发展,分享了一系列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陈松笔研究员作《中国木薯产业概况和研究进展》报告。

在产业实践分享环节,与会者走进兴业县,参与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观摩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桂热10号、桂热13号等优质木薯品种,品尝木薯羹、木薯脆片、香葱炒木薯等创新制品。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木薯制品生产线。

与会人员了解木薯产品。

随后,大家参观了广西康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食用木薯产业园和广西福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食用木薯加工厂,实地查看标准化种植基地及清洗、切片、烘干、包装全流程生产线,详细了解精深加工技术与质量管控体系。据广西康逸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春林介绍,兴业县木薯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其中广西热作所李军研究团队选育的桂热10号种植2000多亩,该品种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是广西首个国审木薯品种,其支链淀粉含量高,制作的木薯糖水口感软糯有弹性、耐煮透明,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成功让木薯从传统低产值作物转型为高附加值美食。实地考察中,专家学者们对广西在木薯品种改良、规模化种植及产业链延伸方面的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些经验为东盟国家木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与会人员观摩2025年兴业县农民丰收节上的木薯桂热10号。


原文链接:http://sh.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51109/newgx69108328-218673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