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栽培技术要点

疫情无情,花有情,大地复苏,睡莲种植正当时。睡莲喜阳光,通风良好,所以白天开花的热带和耐寒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可正常生长,最适水深25-30cm,最深不得超过80cm。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部分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栽培:

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的池塘,池底至少有30cm深泥土,繁殖体可直接栽入泥土中,水位开始要浅,控制在20cm左右,随着生长逐渐增高水位,最终水位控制在30~50cm。

2.水控:待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底部施入基肥(饼肥、厩肥、碎骨头和过磷酸钙等),之上填肥土,然后将睡莲根茎种入土内,淹水20~30 cm 深,生长旺盛的夏天水位可深些,可保持在40~50 cm,水流不宜过急。要注意对水位的控制,由于水温对睡莲的生长开花有直接影响,生长初期由于叶柄短,水位尽量浅,以不让叶片暴露到空气中为宜,以尽快提高水温,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随着叶片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达生长旺期,水位达到最大值,这样使叶柄增长,叶片增大,有助于营养物质储存;进入秋季,降低水位,提高水温,使叶片得到充足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以促进睡莲根茎和侧芽生长,提高翌年的繁殖体数量;秋末天气转凉后,逐渐加深水位,保持不没过大部分叶片为宜,以控制营养生长;根据当地历史气候条件而定,水面结冰之前水位一次性加深,保持睡莲顶芽在冰层以下,以安全越冬。冬季结冰前要保持水深1 米 左右,以免池底冰冻,冻坏根茎。

3.肥管:适时追肥,追肥的原则必须是既有益于睡莲生长,又在水中无浪费,因为肥料的浪费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加快藻类及水草的生长,进而污染水体。

可用有韧性、吸水性好的纸将肥料包好,并在包上扎几个小孔,以便肥分释放,施入距中心15-20cm的位置,深度在10cm以下。也可用潮湿的园土或黏土与肥料按一定的比例(一般土与化肥10比1,土与有机肥4比1)混合均匀后攥成土球(以攥不粘手、松手不散坨为宜),距根茎中心15-20cm处分3点放射状施到根茎下10-15cm处,随攥随施。追肥时间一般在盛花期前15天,以后每隔15天追肥1次,以保障开花量,但追肥不宜过多,过多容易加大营养生长,叶片数量加大,影响花期整体效果。合理的追肥可延长耐寒睡莲的群体花期,也可增加来年繁殖体生长数量。

生育期间可适当增施追肥1-2 次。7-8 月,将饼肥粉50 g 加尿素10 g 混合用纸包成小包,用手塞入离植株根部稍远处的泥土中,每株2-4 包。种植后3 年左右翻池更新1 次,以避免拥挤和衰退。

4.病虫防治(以下药防仅针对观赏睡莲而言,花茶菜用等谨慎用药):加强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按莲不同生育阶段管好水层,做到深浅适宜,以水调温调肥,防止因水温过高或长期灌深水加重发病。

叶腐、炭疽等:及时拔除病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隔l0 天 左右喷1 次,连喷2-3 次。

螺蛳类: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效果很好,在1000平方米的水面放养5kg泥鳅,可有效地制止害虫的蔓延浮溢。 

水苔:用0.3%-0.5%硫酸铜喷洒。  

蚜虫:受害叶片可用敌敌畏1000-1200倍液喷洒,或用50%乐果乳油2000-2500倍液喷洒。

施肥、除草、灭青台、处理死螺:买13-13-13的复合肥,用双层纸巾包成小包,每包一汤匙,在离莲花10公分处,把肥包按到泥里,10公分深,盖上土。施肥时把草给拔了,也塞回泥巴下。结合施肥,先摘除老病虫叶,插入土里。要灭青苔,田里的水要流动起来,入水口和出水口呈对角线。青苔用高锰酸钾溶液向水中和青苔喷洒,直到水体呈浅桃红色,草用手拔了塞进泥下。如果风把青苔吹向一边,可以先捞出再喷药。死螺需要天天捞起来……

灭螺:一亩地放十五斤茶籽饼,水排放到离土五公分,茶籽饼打成浆抛洒进去,把灭螺工作完成,把死螺打捞出来。

联系人:毛立彦 高级农艺师18577836215